卜清平,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等方向研究。于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社会学博士后研究,2020年5月进入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工作。目前为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研究。
在员工培养过程中,他引导员工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会服务,注重提升第一课堂的“实践化”与第二课堂的“理论化”。以“助人自助”社会工作理念带领员工参与湖北省残疾人深入状况调查,关注和介入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以科研课题为驱动,带领员工参与湖北社会省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实践、督导和研究,提升员工科研实践能力。
以“青力”为笔,驻扎襄阳助力民生
“位于襄阳市古城街道民主路社区的102小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建成的老旧小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因为时间久远,102小区渐渐出现楼体表面破损、路面垃圾随意堆放、居民缺少晾衣条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基于这种情况,他组建太阳集团欢迎您“青年聚力共同缔造”驻襄阳实践队,深入湖北襄阳襄城区民主路社区、青龙村,坚持“党旗所指、民之所向、专业所学”三个导向,以“团建带动、阵地发动、实践带动”为着力点,深度实施社区调研、深度访谈、交流研讨、志愿服务、参与治理等实践工作,在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聚力校地协同、赋能基层一线、彰显青年担当。
实践队在卜清平教授的指导下,弄清了服务地社区居民群体画像、社会组织培育现状、助老服务情况、基层工作困境,从理论与实践借鉴的层面,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讲解政策、释疑答惑、开方配药。他还安排2名青年学子长期在服务地驻点,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工作,通过组建校地两方青年突击队,搭建“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队伍与实践平台。
在卜清平教授的指导下,“青年聚力共同缔造”实践队自2022年8月集结前往襄阳。实践队充分发挥学院“法学、社会工作、新闻传播、教育学”专业优势,驻扎青龙村及民主路社区300余天,深度参与打造幸福“共享社”,成就居民生活“小幸福”,以实际行动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理工智慧”与青春力量。
2023年8月1日,实践队成员进入民主路社区“蜜糖天使乐园”,开展唐氏综合征患儿们帮扶活动,进一步立足多领域、多形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今年7月,“青力缔造”赴襄阳实践队与襄阳市民主路社区共同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悦学习,跃青春—正奋斗”主题宣讲会活动。实践队成员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接地气,讲实效的普法小课堂,此次普法活动还被湖北日报客户端重点报道。
理论研究钻尖研微,科研创新勇攀高峰
卜清平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多个项目。曾入选湖北省CT学者计划、学校青年拔尖人才(第二层次),先后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省社科联“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研究团队获学校师德师风先进团队。他求真求实的科研态度筑牢实践服务根基,不断为后备青年力量丰富知识储备,知识财富代代相续。
教书育人倾囊相助,引领青年前行方向
卜清平教授一方面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多次获学校优质优酬奖,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一项,作为合作者获学校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流课程建设。
另一方面,他注重专业伦理和职业操守的秉承,让员工在实习与实践过程中感受体验,向社会中有需要的个人、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救助和帮扶,让受助人群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强化员工对专业价值观的认同,对未来社工专业职业化的信心。
科研育人倾囊相助,劳动奉献步履不停。卜清平老师用服务的实干精神、求真的科研态度、奉献的育人模式一步一步书写着劳动这一永恒主题,展现了公司风采,在校园内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激励着全体师生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用劳动奉献铺好前行之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